忠州博物馆“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2021-12-01   忠州博物馆


忠州博物馆“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和文物、文化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本馆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依据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编制,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序言

忠州博物馆是2016年由县政府下文批准成立的,与忠县文物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以忠县文物局为主体机构,忠州博物馆为挂牌机构。2012年,正式筹建忠州博物馆,拟于2017年式建成。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励志图强,积极应对了各种挑战,战胜了各种困难。尤其是近年以来,忠州博物馆建成在即,条件不断改善,职工心气高涨,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明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博物馆遵循 “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两个并行理念,以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当代、利在千秋为己任,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忧患意识,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下大力气加强内涵建设,显著提升办馆质量,将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努力使博物馆变大变强,做好全市乃至全国县级博物馆事业领头雁,不断开创忠州博物馆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章 形势分析

2006年,忠县县政府审时度势,划拨土地修建博物馆,忠州博物馆、忠县文物事业由此进入了历史新时期。

当今世界博物馆格局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博物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也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由此带来了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指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这一新的要求。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的推进,都给博物馆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忠州博物馆作为国家所有的综合性博物馆,目前是重庆市内规模最大的县级文化遗产保存和利用机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博物馆逐步与市级博物馆的专业结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靠拢,为实现新的跨越积淀了雄厚基础,蕴藏了巨大潜能,集聚了显著优势。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博物馆还存在着馆藏数量增加缓慢、科技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不多、高层次人才不足、开放发展的力度不够、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管理体制机制还处在不断探索完善过程中,结构、质量和绩效与国内高水平博物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和国家二级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应的高分值还需有很大提升空间。当前,博物馆发展正处在夯实基础、积蓄能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水平、加快发展的关键节点,要求我们必须思路明确,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深化博物馆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加快推进内涵式跨越发展。

未来五年是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博物馆事业改革发展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国内博物馆建设仍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忠州博物馆将继续面临着国内同级博物馆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必须正视困难,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历史性机遇,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建设,显著提升办院质量,锐意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潜力,不断开创博物馆改革发展新局面。

第三章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国情,遵循博物馆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举办优质陈列展览为主线,以提高管理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水平人才队伍、高起点创新研究、高等级社会服务、高水准收藏“四位一体”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博物馆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水平,强化博物馆文明传承、文化沟通、增进知识和公众服务功能,探索国有综合性博物馆健康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新跨越,不断开创高水平研究型博物馆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准确把握忠州博物馆发展历史方位,创新法人治理制度和各种新知识技术的运用,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化博物馆经验。

以学术建设为主线,是建设高水平博物馆的必然选择。学术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以学术建设为主线就是要把学术发展作为博物馆的基本导向,不断完善促进学术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促进学术发展的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博物馆在同行中的核心竞争力。

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是实现博物馆事业科学发展的总要求。质量是博物馆的生命,提高质量,就是要着力提高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博物馆收藏品的质量和水平,聚集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产出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全面提高博物馆质量和整体水平。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进共识,加速发展;就是要以学术创新研究为重点,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制度等全面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为博物馆科学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就是要深入实施开放办院,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推动改革创新。

学术是研究型博物馆之本,是博物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人才是强馆之基,是博物馆强盛繁荣的关键;开放是博物馆之魂,是博物馆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使命是博物馆从业者之信仰,是博物馆繁荣兴盛的精神支撑。

“十四五”期间必须紧紧围绕四大战略,突出抓好六个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工作:

突出抓好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是提升博物馆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任务。以优化藏品结构、人才结构为重点,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构建与高水平博物馆相适应的结构,通过结构优化强化博物馆文明传承、文化沟通、增进知识和公众服务职能,凸显学术本质属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质量,实现科学发展。

突出抓好人才引育。人才是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博物馆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强化高端引领,高度重视引进、培育高层次优秀人才,高度重视选拔培养优秀青年人才,高度重视创新团队建设,积极营造氛围,让各类人才工作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努力构筑人才高地。

突出抓好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是博物馆提升水平的迫切需要。以提升博物馆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建立起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效益评估机制,充分发挥资源综合优势,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突出抓好开放合作。开放合作是推动博物馆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需求。博物馆要以开放胸襟谋发展、战略眼光看未来,全方位多层面推进开放发展,在开放中推动全面创新。不断拓展博物馆与各级各类高校、博物馆与社会科研机构以及博物馆与省内外各级各类博物馆同行的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合作质量。

突出抓好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激发博物馆活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内在驱力。以目前的事业单位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继续深化管理机构的调整与改革,统筹推进其方面的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内涵建设、提升博物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体制机制。

突出抓好精神凝聚。博物馆职业道德是博物馆的存在血脉,是促进博物馆繁荣兴盛的精神支撑。要着力灌输博物馆职业崇高信念,把博物馆当做精神殿堂。在全体员工中塑造共同价值观,增强博物馆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努力发挥和实践博物馆文化对内凝聚精神、对外引导社会的作用,把文化传承内化为员工爱馆荣馆的崇高使命,内化为保存文化遗产、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责任,内化为引领时代进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推动博物馆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

第四章  发展目标

博物馆的奋斗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在国家和区域博物馆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博物馆,成为让普通公众喜欢、让员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专家广泛认同的博物馆。

今后五年的具体目标是:

馆藏数量每年递增,藏品及征集部门结构更趋合理。除了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外,不断加强社会征集,尤其是加大近现代藏品征集力度,注重反映当代社会发展各类物证的搜集,使不同时代的藏品结构更趋合理。充实博物馆征集人员队伍,注重配置结构逐步优化。

博物馆员工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引进硕士研究生,各层次博物馆内部人才选拔、培养与考核激励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社会服务取得重大进展。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举办(含引进)各种专题展览,以此为基础构建起完整高效的社会服务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的领域进一步拓展,每年进社区宣讲博物馆有关知识。定期举办公益性、知识性博物馆讲座。

合作交流领域进一步扩大。和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就具体项目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人才做到不为我有,但为我用,借鸡下蛋,双方共赢。

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经费上不断获得多渠道支持,数量上持续增长,幅度超过当年物价上涨水平。要以博物馆文化创意为核心,以高新和传统技术为支撑,开发多层次的博物馆文化产品,形成系列博物馆礼品和纪念品品牌,在特殊礼品上占有重要一席。在已有的物质条件下根据需要和财力不断改善博物馆员工学习和工作条件。

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按照国家相关博物馆管理规章制度构建起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和职能体系,学术研究推行项目人负责制,专题展览推行策展人负责制,藏品征集推行部门结合制,实行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

第五章  藏品管理

博物馆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和文化财富,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藏品收集、保护和保管是衡量一个博物馆最基础的指标,更是判别一所高等级博物馆发展潜力和管理能力的基本信息。博物馆的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教育职能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受制于博物馆藏品的收集情况、藏品保护与修复以及保管的程度。藏品管理是忠州博物馆主要业务之一,也是纳税人通过政府委派、博物馆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从建馆藏品收藏开始,忠州博物馆在几代文物工作者辛勤努力下,馆藏逐年增加,是重庆市区县馆藏数量较多的博物馆。藏品中能够反映当代社会变迁和重大事件的物证还不是很多,藏品的维护保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继续加大博物馆藏品征集力度,丰富藏品数量

1. 更新博物馆藏品征集固有观念,加强行政区域内近现代文物、20世纪遗产以及当代社会各个领域重大事件物证资料的收藏工作。

2. 拓展博物馆藏品征集范围,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载体和信息载体的收藏工作。启动博物馆现代文物征集工程。加强当代各门类艺术品的收藏工作。

3. 完善和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出土文物移交管理机制,做好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依法收藏保护。定期跟踪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整理出土文物工作进展,及时将发表报告和简报的出土文物列出清单提交给政府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移交。

4. 积极开拓收藏渠道和途径,把捐赠作为博物馆获得藏品的重要途径,做好社会收藏群体的联系和服务工作,鼓励社会收藏群体捐赠藏品或委托博物馆保管利用。创新馆际藏品资源交流共享激励机制,通过依法调拨、交换、借用等方式,对博物馆藏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配置,提高保护利用效率。

5. 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不仅应具备专业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公关能力,除此以外,还应主动实践、创新和发展文物征集工作思路,抓住一切有利因素,使征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6. 制订科学完备的征集计划,积极争取获得各级政府文物专项征集经费项目落实,保证征集经费的持续与增加,每年至少20万以上,并每年增加10%的经费。在做好日常化征集的同时做好专题项目征集,利用一切媒体提供的信息主动到社会进行征集,加强与社会其他部门合作,把征集工作和博物馆宣传工作做到有机结合。

(二)加强藏品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

1. 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藏品管理要求,有效利用博物馆学系的师生等社会专业力量,全面完成忠州博物馆的藏品(包括相关资料)的信息登记、录入、建档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博物馆藏品数据库。积极推进藏品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分期向社会发布忠州博物馆珍贵文物目录。

2. 全面实施藏品保存、保护达标。强化预防性保护理念,全面实施藏品保存环境达标建设,实施忠州博物馆保存环境达标样板工程,促进博物馆藏品保存条件的改善。

3. 实行藏品管理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启动博物馆藏品信息化工程,在藏品信息化过程中积极、稳妥采用物联网技术实施博物馆藏品安全管理,创新安防保管新模式。

4. 完善文物保护硬件设备投入,积极向国家文物局和市主管部门申请加大文物保护修复设备专项经费投入力度,争取能使忠州博物馆拥有齐备、配套的文物保护科技方面的仪器设备,以满足今后对博物馆内藏品以及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技术保护工作需求。

第六章  陈列展览

博物馆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对外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文化产品在博物馆的具体形式。前者体现本馆特点、常年开放,是博物馆的内在灵魂所在;后者体现本馆活力,随时更换,是博物馆的外在魅力所在。尽管博物馆被认为是重要社会教育场所之一,但公众选择参观博物馆的标准与其他文化商品有相通之处,高质量、高品位的休闲性是对包括博物馆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要求。对于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而言,无论是行走路径还是每一件展品,都可能意味着全新的知识和奇妙的体验。

(一)精心办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推精品,推佳作

1. 办好《忠义之魂·大地史书》。《忠义之魂·大地史书》是本馆的基本陈列,目前陈列大纲已基本完成,在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基础上,按照观众导向博物馆展陈设计理论,对陈列大纲进行精心调整。

2. 办好忠州博物馆专题陈列。在对博物馆藏品信息掌握的基础上,将根据馆藏的藏品情况,推出不同的专题陈列。

(二)积极举办原创性临时展览,稳妥引进高品质临时展览

1. 忠州博物馆建成投用之后,每年举办原创性展览3个,在充分利用馆藏品举办展览基础上,利用博物馆之间藏品交流互享,推出高品位高等级展览进行展览交流。

2. 积极和媒体在内的各个部门合作办展,探索非政府投资办展路子,为合法的私人收藏家提供展览平台。

3. 启动博物馆展览精品引进工程,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引进一些高质量、影响大、规模大的文物展览,使忠县广大市民观众在本土就可以领略到各地博物馆文化的多样性。

(三)推行博物馆展览“策展人”和项目组,创新博物馆展览管理机制

1. “策展人”是一个展览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协调者,主要是负责对展览市场的前期调研、展览主题的确定、观众的定位、陈列主题与设计思想的确定、展品的选择、展览资金注入的方式、展览宣传模式的选择和确定、展览门票的推广政策,以及展览服务等多项内容的思考。随着博物馆市场营销理念的深入,博物馆要赋予策展人相应的权利。策展人可以因项目的大小不同而在不同范围内进行选拔,重要的“大展”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策展人。

2. 在博物馆内实施博物馆展览项目团队运作展览模式,将展览以项目的形式,打破部门限制,实行馆内公开招标,邀请市内外专家评选不同方案,对中选的方案明确陈展项目负责人,赋予项目负责人一定的权利(可以在馆内人员中组建项目团队)。同时实行“利”的奖励机制,对陈展项目入选为精品者,要给予相关人员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第七章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现代社会博物馆的第一功能,陈列展览作为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其价值要依靠社会教育才能实现。博物馆是终身的社会教育机构,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博物馆全球化,为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博物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才能为更多的人提供社会教育服务,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忠州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要形式多样开展,如进入社区学校进行巡展、组织志愿者进行义务讲解,不定期开展博物馆讲座,通过媒体介绍博物馆新展览,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录用合同制讲解员并对其进行业务培训等等;和全国许多博物馆一样,社会教育工作仍存在和公众交流深度不够、广度不够和持续度不够现象,博物馆的社会知晓率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观众满意度也相对较低。

(一)加强藏品、展品介绍,持续开展博物馆社会普及工作

1. 办好忠州博物馆网站,对重要藏品分类介绍。在藏品介绍上内容不断更新丰富,文字科学准确,由浅入深,通俗易懂。技术上运用诸如AR、VR动态演示等多媒体技术,做到引人入胜,新鲜有趣。

2. 有效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各类新闻媒介等新媒体技术传播忠州博物馆的藏品和展品信息。

3. 启动博物馆宣传工程,和《忠州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华龙网》等媒体联系,开辟博物馆藏品介绍专栏。

4. 和电视媒体联合制作专题片介绍忠州博物馆的收藏。

5. 举办临时展览必须举行专题讲座,配合引进临时展览,定期举办指导性展品公众欣赏活动。联合媒体共同引进有影响、高品位的展览,借助媒体宣传造势优势,持续报道展览进程。

(二)职业讲解队伍正规化,义务讲解队伍全面化

1. 调整现有博物馆成员,招聘人员从事讲解工作,对基本陈列要有英语等语种讲解服务,扩大讲解对象覆盖面。其他业务部门新招聘正式员工必须在讲解岗位呆满一年方可调出。

2. 稳定合同制讲解队伍,积极为表现优秀、热爱讲解工作的人办理“三险一金”,消除其后顾之忧。按照人事劳动部门颁发的“导览员”职业培训梯级教程培训讲解员,对达到高级导览员要求的合同制讲解员积极为其办理聘任手续,按贡献大小定薪酬。

3. 健康发展博物馆志愿讲解队伍,完善忠州博物馆志愿者章程,扩大成年人在志愿讲解人员中的比重。在中青年社会成员中积极发展志愿者,向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学习其博物馆志愿讲解队伍管理办法,给那些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人有施展爱心的舞台。

(三)社会教育项目立体化、菜单化

1. 优化和学校教育部门联系协作机制,根据本馆藏品特色,联合教育部门专业人员,结合我县中小学有关历史、美术、思想道德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制订馆校合作教育活动计划,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学习、实践活动。

2. 完善忠州博物馆之友章程,在给中小学教师及学生中大力发展博物馆之友,在博物馆网站上建立面向中小学教师在内的博物馆之友远程教育版块。

3. 每年制订年度博物馆宣传推广计划,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博物馆相关宣传推广活动,做到“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年年有创意不落俗套。

5. 每年面向公众举办一次博物馆大型学术免费讲座,以博物馆多媒体学术报告厅为平台,邀请市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馆进行学术普及活动。开讲之前通过媒体告知公众讲座地点、时间、讲座题目、约请学者的姓名和学术经历以及贡献。力争将这个活动持续坚持下来,并形成博物馆的一个品牌。

6. 责成有关人员面向公众建立“博物馆之友”QQ群,及时发布有关博物馆展览信息,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咨询答疑,为社会提供藏品保护、研究等咨询服务,并保证用户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

第八章  文创产品

博物馆是社会公益机构之一,整体特征为非盈利。但这不意味着博物馆所有活动都和经济效益无关,博物馆的发展除了依靠政府和社会支持外,自己还必须具有部分造血功能,在某些领域上大力推出商业文化属性产品。

(一)积极争取将博物馆纳入忠县旅游精品线路

 忠州博物馆新馆舍位于忠县白公祠旁,是县城的城标性建筑之一。

(二)大力开发设计创意文化产品

1. 启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工程,以忠州博物馆馆藏资源为依托,按照高中低三个层次开发出系列纪念品、礼品。高级的限量开发,以忠州博物馆的二级以上藏品为蓝本,争取成为政府各个部门对外交流的首选礼品。中级的适度开发,以三级藏品为蓝本,面向高端消费者。低级大量开发,将纪念性和实用性向结合,面向普通民众。

2. 配合举办原创展览,进行有针对性开发创意纪念品。每年凡是举办原创展览,必须提前进行创意纪念品设计,然后找厂家定量进行生产。重要的纪念品设计进行商标注册,保护博物馆的知识产权。

3. 引进的展览,和对方协商合作,提出创意计划,既出版展品图录一类精品图书,也出版简介性质图书,同时请对方提供创意母本,开发出一系列物美价廉的纪念品。

4. 充分运用国家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优惠政策,加强与生产加工企业合作,依托博物馆文物藏品、陈列展示等元素,培育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示范项目,增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和消费体系中的竞争力。

第九章 规章制度

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在发展过程中,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和博物馆自身管理情况,在行政、业务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博物馆事业发展过程中,有些条文规章已经不适应博物馆建设,有些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制度还是空白,需要建章立制。

(一)按照现代博物馆制度规范博物馆管理

1.  建立博物馆理事会(或董事会),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参与管理,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博物馆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完善博物馆决策民主化。保障馆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

2. 建立健全博物馆事务公开制度,接受博物馆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形成依法办馆、自主管理的局面。完善博物馆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博物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 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入量化指标和目标管理模式对业务人员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4. 改进现有的“逢进必考”的管理办法,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要求,创新博物馆管理体制,扩大和落实博物馆用人自主权。发挥博物馆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

5. 把博物馆职业道德体系教育贯穿博物馆工作全过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博物馆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制度,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培养。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倡导干中学。

6. 完善中层管理干部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探索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健全博物馆领导人员委任、聘任、选任等任用方式。全面推行博物馆录用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和合同管理制度。

7. 建立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博物馆员工考核评价制度。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博物馆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准入,依法严格管理;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办法,提高社会化程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办法,落实用人单位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中的自主权。

8. 在国家逐步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下,探索博物馆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荣誉制度,表彰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调整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研究制定人才激励办法。

(二)创新博物馆各项管理机制

1. 制定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工作运行机制。

2. 建立以博物馆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对人才不求全责备,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坚持在实践和群众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

3. 改革博物馆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4. 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健全人才奖励体系。

第十章  人才队伍建设

博物馆人才是指具有博物馆需要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博物馆做出贡献的人,是博物馆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员工。人才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博物馆发展进程中,人才是博物馆诞生、博物馆变革、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中国博物馆事业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党中央提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国策,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的各级博物馆,加快人才发展是一项必然的选择。

(一)实行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1. 在5年内将博物馆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60%,基本满足博物馆各项工作需要。在10年内将博物馆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80%,完全满足博物馆各项工作需要。

2.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5年内提高主要业务部门员工受过硕士教育以上的比例、高技能人才占业务人员的比例。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趋于合理。

3. 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准的人才,注重培养年轻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4. 围绕博物馆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信息技术应用、藏品保管、公众服务、区域历史、专题文物、展陈策划、艺术设计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拿出专门的时间用于全馆职工继续教育,到2025年,每名员工参加各类培训不少于5次。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现有施教机构,送出一批人员参加脱产进修。使其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和补充。

(二)大力补充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1. 启动博物馆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工程,适应博物馆发展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补充力度。到2025年,在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信息应用技术、文物研究、展陈策划、社会推广、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等重点领域急需补充专门人才;在藏品保管、公众服务、陈列设计等专业领域培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使博物馆整体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2. 调整优化博物馆的专业部门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大规模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完善《忠州博物馆人才培养制度》,逐步提高博物馆技术人才职业化水平。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 行政人才队伍——以中高级管理人员为重点,造就一批善于经营博物馆的人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热爱博物馆的高素质行政人才队伍。到2025年,行政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从严控制。

2.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适应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为核心,以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加快推进博物馆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专业化,培养造就一定数量具有前瞻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经营管理专家。

3.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适应博物馆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四)不为我有,但为我用,充分利用好社会人才资源

1. 大力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效力博物馆,完善社会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扩大特聘专家范围,在文物保护、文物鉴定、考古研究、文化遗产研究、博物馆学研究等领域增加特聘专家数量。

2. 建立博物馆兼职研究员制度,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聘请有名望的学者任博物馆兼职研究员,博物馆设立研究课题,提供研究办公室、研究经费、研究助手,建立博物馆研究专项出版基金,对达到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予以资助出版。

3. 积极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研究基地,在历史、考古、文化、民俗等领域共同研究,协同攻关,占领学术前沿高地。通过基地建设培养和提高博物馆专业人才。

第十一章  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的总称,是行业价值观共识的表现,承载着行业文化和凝聚力,对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机构之一,其拥有更宏观、更高层次的行业自律原则是必不可少的。2001年国家文物局修订颁布了《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较之国际博协的《准则》,中国的《准则》言简意赅。忠州博物馆全体员工要不断增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的使命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责任心,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

(一)大力开展博物馆职业道德意识培训

1. 加强职业道德认识,让每个员工都明确博物馆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性质、作用、服务对象、服务手段等方面的认识。明确对忠州博物馆组织目标的认知。

2. 完善职业道德情感,让多数员工在处理自己和职业的关系及评价职业行为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忠诚度和满意度。热爱忠州博物馆,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

3. 树立职业道德意志,让骨干员工在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勇于坚守,富于恒心和毅力。

4. 建立职业道德信念,让重要员工对所从事职业应具备发自内心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心无旁鹜,一心想博物馆之所想,干博物馆之所干,自觉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

(二)探索博物馆职业道德实践行为养成途径

1. 职业道德实践行为是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所作所为,博物馆职业道德实践行为贯穿在博物馆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等各项具体的专业活动中。要探索“情境学习”的方法,使博物馆职业道德教育融知识、情感为一体,积极愉快互动,并逐渐内化为行动的指南。

2. 将职业操守和道德作风作为博物馆从业人员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相互尊重,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弘扬正气,克己奉公,甘于奉献,廉洁自律。不以个人或家属、子女名义收藏文物,不参与买卖文物。

3. 在《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基础上设立《忠州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相互监督,形成自觉遵守良好的院风。

承接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推进,都给博物馆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博物馆的未来发展目标和任务是宏伟的,是鼓舞人心的,但这未来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有一系列保障措施才能实现,要在管理体制创新、人才队伍提高、运行经费增加、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上切实配套。

 

                                 忠州博物馆

                                 2021年11月8日

 

 


分享到: